
11月29日,為將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由小欖鎮經濟和科技信息局、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省企業管理咨詢協會組織舉辦的“小欖鎮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培訓課程在中山市小欖鎮舉行。山東省魯商聯盟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山東省常務副會長、深圳市齊魯總商會會長、天成大學校長孫明高博士應邀出席,為現場民營企業家講授了《泛珠三角民營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課程,精彩的內容收獲了現場民營企業家的熱烈掌聲。
企業發展離不開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在當前新時代經濟新常態下,民營企業只有正確看待自己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采取適當的創新方式,才是實現未來發展的關鍵。對此,孫明高博士以泛珠三角經濟圈為切入點,深入分析民營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民營企業發展支招。
準確把握民營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
“天時”機遇:一是進入了新時代,民企迎來戰略機遇期。孫明高博士表示,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時代機遇。二是習總書記講話,民企迎來新春天。自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后,黨和國家制定了6大政策舉措來幫助民營企業減輕負擔,促進發展;三是一帶一路戰略。為外向型企業跨境合作提供機會,為出口貿易“走出去”保駕護航;四是大灣區戰略,助力企業快速發展。黨和國家致力把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成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將為民企的發展創造諸多機遇。
“地利”機遇:從戰略定位來看,孫明高博士指出,泛珠三角區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全國經濟發展重要引擎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區域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區;縱觀區域布局可知,泛珠三角區域囊括了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九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統稱“9+2”各方),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透過產業布局發現,泛珠三角區域不論是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商務貿易、旅游、農業,還是人力資源、科教文化、醫療社保、環境生態、信息化建設和金融等產業合作領域,都處于全國甚至是世界前列,前景可觀。
“人和”機遇:對此,孫明高博士研究發現,泛珠三角地區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經過多年發展,已在“合作機制、合作組織、整合創新、結合文章”四大方面有著完善的體系,在人為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創造出良好的優勢。
清醒認識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然而,機遇雖好,但挑戰同樣存在。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業自身原因。孫明高博士總結指出,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陷阱” 挑戰。如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貿易戰影響)和中等收入陷阱(邊際收入遞減);二是技術進步的挑戰。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技術、新一代基因組學、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區塊鏈技術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民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三是改革創新的挑戰。落后的企業經營管理觀念、思路、方法、機制和載體無法跟上新經濟時代的前進步伐;四是轉型升級的挑戰。民營企業普遍面臨著轉型的難題,例如從“朝陽產業”向“戰略產業”整合調整發展轉型、從“多元化經營”向“歸核化經營”轉型、從“跳躍式戰略”向“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型、從“低成本戰略”向“差異化戰略”轉型等難題比比皆是。
對策與建議
一是實施“企業再造工程”:民營企業通過優化基因,結構調整,組織再造,技術進步,模式創新等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比較競爭能力;二是政府實施“優化企業生態環境工程”: 政府通過轉變觀念,優化職能,改革創新,配套政策,優化服務等系列措施,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特別是應快速塑造出扶持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和金融生態體系;三是國家應快速實施“扶持民營經濟專項工程”:圍繞著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出專門的扶持規劃和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協同創新,開放共享,生態發展的支持政策和行動計劃。
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有利于解決地方就業問題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此次課程,孫明高博士不僅從宏觀層面論述了當前新經濟常態下民營企業發展“機遇”和“挑戰”的產生和影響,更從實體產業、幸福產業、信息產業、金融產業、文化產業、智慧產業等細分領域分析了民營企業該如何應對機遇與挑戰,為現場民企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意見和有效的改革措施。作為咨詢管理界的知名咨詢師,孫明高博士將擁護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繼續投身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當中,與時俱進,用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幫助民營企業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走向更加科學的發展道路,不斷促進民營企業的建設與發展。
上一篇:“傳誦《道德經》,書寫新風尚” 熱烈祝賀天成大學成立老子書院 | 下一篇:孫明高博士親切會見孫穗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