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1月7日晚間發布通知稱,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A股指數熔斷制度。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答記者問中表示,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于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廣發證券16.51-1.64-9.04%
斷機制。正式施行僅四天的熔斷制度暫停后,A股會怎么走?
廣發證券策略研究陳杰、黃鑫冬認為:
首先要明確,今年開年后下跌的促發因素應該不是熔斷機制,而是機構的減倉、匯率的再次大幅貶值等等,但是這些因素導致的下跌被“熔斷機制”給放大了,進入了惡性循環。因此“熔斷機制”不是下跌的誘因,但卻絕對是下跌的“加速器”。從這個角度來看,對“熔斷機制”進行調整是非常必要的。
政策調整如期在今晚發生。對于市場是否會有報復性反彈,后續看多大空間,我們認為,市場能夠在短期逐漸企穩并恢復流動性。但是情緒受到的傷害會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出現進一步下降,因此更可能的結果是短期弱反彈,而不是報復性大反彈,并且持續性不會太強。在弱反彈結束之后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股市“縮量慢熊”,而在充裕的流動性下,居民會逐漸將資金更多的配置于儲蓄、債券等避險資產之中。
對于“縮量慢熊”的持續性,時間上尚沒有明確的判斷,更重要的是等待兩種積極信號——第一種積極信號是監管層終于明確宣布不再“保增長”,而是以容忍階段性衰退為代價,大刀闊斧的推進“供給側改革”。當然,放棄“保增長”一定會在短期帶來很多陣痛,比如經濟數據的大幅惡化、信用違約大爆發等等,屆時可能市場還會恐慌性的再往下殺一波,但那應該就是“最后一跌”了。
第二種信號是觀察到在新的全球分工體系下找到新的合適定位。目前全球產業結構正在由“重”向“輕”轉變,如果的資源稟賦能夠在新的全球分工中尋找到新的比較優勢,那么就有可能實現“無痛”的產業轉型,但這可能會是一個很漫長的等待。
此外,“供給側改革”會帶來煤炭鋼鐵等傳統周期性行業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從全年的角度,我們看好煤炭、鋼鐵、有色、化纖這四個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去年以來都出現了投資負增長,有可能在未來最早實現供給出清。
但是目前來看,他們的供給收縮幅度還遠遠不夠,我們認為必須要看到這些行業有了真正的供給端明顯改善的信號之后再去買入(比如觀察到這些行業大量的企業倒閉、員工下崗、信用違約,等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才會有這樣的機會。
上一篇:央企第二批改革試點名單有望上半年公布 | 下一篇:十三個通俗易懂的經濟學原理 |